電療效用

電療效用

電療有沒有效?以及干擾波電療 (IFC) 介紹

不知道你在診所或醫院有沒有做過電療這項儀器治療呢?很多人對他又愛又恨。許多網友討厭它,認為「電療與熱敷套餐」根本無法治癒受傷。但同時,每間醫院一大早,都會有許多老人以手刀的速度趕去他「最習慣」的位置做電療,接下來像是音樂季趕場舞台一樣,等著去做熱敷與拉腰。

許多物理治療師受不了在醫院與診所裡每天操作電療儀器,枯燥乏味大志難伸,於是出去闖蕩,開設物理治療所。也有許多醫生為這些飽受罵名的儀器抱不平,認為國內外許多醫療研究都表示電療確實有一定功效,不應該被貶成如此地步,當然同時也不該被健保濫用。

今天就來聊聊電療這個充滿爭議的治療方式,以及電療中的「干擾波」,也有人叫他「中頻向量干擾波」或是「中頻干擾電流刺激治療」。它的原文是 Interferential Current ,簡稱 IFC

雖然許多物理治療師討厭電療,但有趣的是,提供好痛痛 IFC 干擾波電療原文文獻的人,是好痛痛訪問過數十位物理治療師中非常博學多聞、技術精湛的一位。對徒手治療、運動治療非常精通的同時,也表示「儀器治療也有其效用,但要用得對,操作者的技術和經驗也是很重要的。」
所以好痛痛也從一開始的討厭儀器套餐的角度,漸漸的變成認為「非常擅長儀器治療的話,也是一位優秀的治療師呢!」

電療到底有什麼用?

電療主要有以下功能:

  1. 止痛
  2. 按摩、促進血液循環
  3. 刺激肌肉收縮 (防止肌肉萎縮)
  4. 也有些運動員會拿來幫助訓練

以上項目並沒有一項是直接治療你肌肉骨骼的問題,電療是來「輔助」你的復原,真正影響到復原速度的還是你自己的自癒能力。
所以這些文獻很明白的跟你說:

「電療不是拿來解除問題根源的!」
「電療不是拿來解除問題根源的!」
「電療不是拿來解除問題根源的!」

特別複製成三次,以免你漏讀了。
(另外延伸閱讀:姚斯元物理治療師談什麼情況下電療會無效)

干擾波電療 IFC 的緣由與原理

一般電療 (或者說經皮神經電刺激,縮寫TENS) 會遇到的問題是,低頻的電流經由皮膚進到患部的時候會產生不舒服。於是聰明的 Nemec 醫師在 1950年代在維也納提出了中頻干擾波的概念,後來發展成現在常見的中頻向量干擾波電療。而且干擾波可以比一般的 TENS 進入到組織更深層的區域。
註:低頻的範圍大約是 1到160Hz,中頻的範圍大約是 1,000到10,000Hz 的範圍。另外低頻也稱做低周波。

干擾波電療 IFC 的原理是這樣:

既然低頻的電流穿過皮膚會不爽,那我們就用中頻的電流進去,比較沒感覺。可是中頻頻率太高,電流的波週期小於神經肌肉的不反應期,沒有治療效果怎麼辦?
那我們就用兩組頻率略略不同的中頻電流,讓他們在患部相遇,互相干擾變成一組低頻電流!!登愣~~~解決問題,酷吧!!!

註:中頻大多會使用4000Hz的電流,有些儀器會有2000Hz、6000Hz的中頻可以選。另一組中頻會依照治療的需求選擇4001~4150Hz的電流,混合干擾成 1~150Hz 的低頻正弦波電流。

 

資料中提到,在你做干擾波電療之前你或者醫療人員要先瞭解以下問題:

  1. 我希望藉由干擾波得到什麼樣的幫助?
  2. 這個干擾波可以為我做到哪些事?
  3. 在前兩題的目的下,我該調什麼樣的電頻率來達到目的?
  4. 那該用2極或4極的電極來幫助達到目的?
  5. 電極該放在什麼位置?
  6. 要電多久?

我們將解答以上問題,來介紹中頻向量干擾波。

中頻向量干擾波電療的治療功效與操作

前兩題基本上是在問干擾波到底能幹麻?它能止痛、刺激肌肉、增加局部循環、消腫
而後面幾題就是在問該以什麼樣的頻率來達到這些目的。

止痛:

電療止痛的其中一個方式是門閥控制理論 (Gate Control Theory)。人體對不同的感覺的速度並不一樣,其中對痛覺是比較慢的。因此可以利用電或一些方式來刺激出別種感覺,讓受器先被別種感覺佔滿,痛覺就進不來了。這樣的話,你就比較不會痛痛。
這也是為什麼你小時候撞到,你媽給你「呼呼」會有用的原因。另一個止痛方式,是藉由電刺激使你分泌類嗎啡等止痛物質
如果要使用門閥控制理論來止痛,建議使用干擾後為 90~130Hz 間的頻率。如果要刺激分泌止痛物質,那就要用 2~5 Hz 這樣低的頻率。

你可能會不爽的說「我花了力氣去看診、排隊,結果來做這個只是止痛用的?」
事實上這樣的局部止痛並非毫無用處。因為痛可能造成緊繃或筋攣、改變動作模式,造成更多不恰當的應力。
如果你的問題並不是能靠止痛能改善的,那使用電療就幫助不大。或是你想要立即見效,電完隔天就要生龍活虎馬上回到甲組的比賽中,那也是不可能的。文獻中提到,如果電療對你有效,建議做 12 到 24 次,建議的治療頻率是兩天一次或一週三次。

如果你剛受傷還在急性期,想要電一電止痛一下,那也比較不建議。一來是效果不佳,二來是如果你是開放性傷口在流血,那基本上是電療的禁忌症,會出事的。

消除浮腫、水腫、血腫:

為什麼要消腫?因為無法消除的分泌物可能造成沾黏和組織功能問題
為什麼電療可以幫助消腫?因為電療可以改善血液循環、並且改變細胞膜的滲透能力、幫助靜脈和淋巴引流

如果要用電療來消除腫腫,在急性期可以使用 100Hz 的常數波電流,並且搭配冰敷。慢性腫也是一定,但不是搭配冰敷,而是搭配超音波治療。
也有其他文獻是說消腫要使用 1~30Hz 這個區段的頻率,利用肌肉抽動來帶動循環幫助消腫。

刺激肌肉:

干擾波可以拿來刺激肌肉收縮,例如 1Hz 的時候可以讓肌肉抽動,而 50Hz 時會有強烈收縮。利用電來刺激神經與肌肉,可以讓防止肌肉萎縮,尤其在神經受損的一些案例非常好用。也有人利用電療來刺激不方便運動的病患的肌肉,給予骨頭一些應力來預防骨質疏鬆。
也有些人是因為大腦無法好好控制某些肌肉,或是叫那些肌肉動,但他們都不動。最常見的就是屁股那邊的臀大肌、臀中肌。也可以電一電刺激神經與肌肉,讓大腦重新和肌肉連線。
通常用電療來刺激肌肉,會使用中等強度的 1~100Hz 的韻律波電流來達到治療效果。使用10到30分鐘。
但是這樣的刺激並不能幫助你「增強」肌肉,大部分的文獻還是會認為那些刺激都比不上主動運動。

電極 X 治療時間 X 強度

IFC 干擾波電療的電極有分2極和4極兩種。兩個電極的是先把兩個中頻電流混合完之後直接輸入到你的身體裡,他的缺點是皮膚會比較不舒服。兩極的優點是適合用在小區域的患部,例如手肘、腳踝。
四個電極的干擾波,是分別輸出兩道中頻電流,在患部混合成干擾波後,來產生治療效果。四極適合用在較大區域的患部,例如背部、腿。

電極也有分幾種,平板貼片式、吸盤式和合併式。這邊就不細講,大方向來說,吸盤式的不適合用在不平整的地方,因為比較難吸。平板貼片式的越大片可以承受的電流就越強,也可以進到較深的地方。合併式是指把所有電極合併在一個貼片上,這樣比較方便但效果較差。

通常我們不希望一個患部一次電療超過20分鐘,這樣不好。如果你一次治療要電幾個不同的部位,全部加起來也不應該超過30分鐘。

一般來說,干擾波的操作強度,是先增強到你會感受到刺痛為止,然後等一分鐘讓刺痛感降低。接著增強到你的肌肉會微微收縮,再降低到你不再收縮的程度。

不過以上都只是大方向上的建議,實際上還是要看醫療人員、醫事人員對病患狀況的判斷。

我們來看國外統計的下背痛電療位置,看看歪郭的物理治療師們都會電哪些地方?
(複選題)

  1. 痛的地方 86.4%
  2. 脊神經根 53%
  3. 周圍神經 26%
  4. 激痛點 10%
  5. 穴道位置 5%

 

IFC 中頻向量干擾波治療的禁忌症

以下狀況不能使用電療以及干擾波:

  1. 頸部前方、經顱區域、胸部並不適合做電療。
  2. 注意血栓!!!
  3. 有感染的地方不能用,會使感染擴散與惡化。
  4. 不可以用在身體裡有任何金屬的地方,例如心律調節器之類的。
  5. 不可以用在惡性腫瘤,但可以拿來舒緩轉移痛(或翻作引傳痛)。
  6. 不可以用在正在流血的地方、開放性傷口等等。
  7. 不可以用在懷孕的子宮。
  8. 皮膚病、皮膚有問題的地方不能用。
  9. 其他狀況不明、病患精神狀態有問題的時候也不能用。

最後結尾的地方我們也很誠實的說,也有許多研究認為電療的療效證據等級並不足夠。所以其實也有醫生會說電療很廢XDDDDDDD
統合起這些資訊,我們或許可以說「看電療的效果是不是你想要的,再去執行,不然還有其他許多治療可以選擇。如果做了幾次覺得沒效,那可能電療不太適合你,也請換別種治療。